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陶会)主管二级学会--非盈利性质机构 全国服务热线:研究院深圳秘书处0755-23617899
中文版| English
“弘扬教育家精神 学习陶行知先生”座谈会 暨“早期拔尖创新潜质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成功举办
日期:2024/12/27 点击:248

125日,在中国陶行知研究院会创客教育研究分会,一场聚焦教育创新与传承的重要研讨会召开。此次活动由中国陶行 知研究会创客教育研究分会主办、深圳市智玩创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此次研讨会汇聚教育专家、学者,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科学教师以及会员单位负责人等多方教育力量,旨在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深入传承与弘扬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神,全力探索早期拔尖创新潜质人才的培养路径,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

研讨会开始,参会人员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与研讨。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 生活教育 ”“平民教育 ”“创造 教育”等核心理念,犹如一座教育思想的宝库,在当代教育场景中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例如,“生活教育 ”理念强调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应回归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塑造品格。这种理念的深入解读,让参会者深刻认识到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的四面墙壁,而应拓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

紧接着,大家纷纷探讨如何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巧妙地应用到现代教育教学中,并积极探寻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有的教师提出,“平民教育”思想启示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不论其家庭背景、学习能力如何,都应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思维的火花在交流碰撞中不断绽放,为教育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

中国陶行知研究院会创客教育研究分会会长周建荣提出在早期拔尖创新潜质人才培养方面借鉴 生活教育 ”理念,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围绕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开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这种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解决方案,并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巧妙的问题设置、资源提供和学习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周会长还详细介绍了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和师资队伍培育方面的经验。通过建立学生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在各个项目 学习中的成长轨迹,为全面、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在师资队伍培育上,周会长提出了“专业引领+实践反思+团队互助 ”的培养模式。定期邀请教育专家进行专业培训和讲座,为教师们提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鼓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通过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与合作交流, 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中国陶行知研究院会创客教育研究分会秘书长纪亜飞就特色创新课程、多元实践平台、个性化人才培养机制挖掘与培 育学生创新潜能的成功经验与典型案例进行讲话。在特色创新课程方面,他介绍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实践价值的课程设计,如“创 意机器人编程课程 ”“生态环境探究课程 ”“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课程 ”等。这些课程紧密结合时代发展需求和学生兴趣爱好, 通过独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探索欲望。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优质平台,促进了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更在传承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为早期拔尖创新潜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人才奠定坚实基础,为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书写更加辉煌 的篇章。







2016@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创客教育研究分会 版权所有 粤ICP备1546345395号 网站管理